
废电池包括铅酸电池、锂电池等,含铅、汞、锂等有害物质,随意丢弃危害环境,因此精准检测其危险特性是分类处置、回收利用的关键依据。以下为废电池检测的详细内容。
一、检测范围
电池类型:废铅酸蓄电池、废锂离子电池(手机、汽车动力电池)、废镍镉电池、废镍氢电池、废碱性电池、废纽扣电池(含汞、银)。
产生场景:废旧电器拆解废电池、汽车报废废电池、电池生产不合格品、废旧电池回收站点库存。
二、检测标准
危废标准: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》(GB 5085.1-6-2007)、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(2021 年版)》(HW49、HW31 类别)。
检测方法:《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》(HJ 700-2014)、《废电池中汞含量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》(GB/T 13015-1991)。
三、检测项目
危废特性:浸出毒性(铅、镉、汞、砷、锂、镍、钴)、腐蚀性(电解质 pH 值)、易燃性(锂电池电解液闪点)。
成分分析:重金属总量、电解质含量(硫酸、锂盐)、贵金属含量(银、钴)、有机物含量(锂电池粘结剂)。
四、检测方法
浸出毒性:水平振荡法(HJ 557-2010)制备浸出液,ICP-MS 法(HJ 700-2014)测定重金属。
理化特性:pH 值采用玻璃电极法(GB/T 15555.1-1995)、闪点采用闭口杯法(GB/T 261-2021)、锂电池拆解后成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法(GB/T 6040-2019)。
五、检测服务优势
依托合作的多家具备危废检测资质的实验室,可提供不同类型废电池的危险特性鉴别及成分分析;检测费用通过资源整合更具竞争力,同时严格依据危废管理标准执行,为废电池合规回收、处置提供权威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