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饮料作为日常消费高频食品,其配方直接决定口感风味、营养构成与饮用安全,开展饮料配方分析检测,能帮助企业优化配方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,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饮品品质的需求。
检测范围
常见风味饮料:包括碳酸饮料(可乐、柠檬味碳酸饮品等)、果蔬汁饮料(纯果汁、复合果蔬汁、果蔬汁饮料浓浆)、茶饮料(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饮料及调味茶饮料);
功能性与营养饮料:涵盖运动饮料(含电解质、糖分的功能性饮品)、植物蛋白饮料(豆奶、杏仁奶、核桃乳等)、固体饮料(速溶咖啡、奶茶粉、代餐固体饮品);
特殊用途饮料:如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外的婴幼儿饮料(需符合特定营养要求)、低能量饮料(低糖、低热量饮品)。
检测标准
基础安全与产品标准:
GB 7101-202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》(通用饮料的感官、理化及安全指标要求);
GB 2760-2024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(饮料中添加剂种类与限量);
GB 2762-202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饮料中重金属、污染物限值);
GB 4789.2-2020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》(饮料微生物指标检测)。
细分品类专项标准:
GB/T 31121-2014《果蔬汁类及其饮料》(果蔬汁饮料的果汁含量、理化指标);
GB/T 10792-2021《碳酸饮料(汽水)》(碳酸饮料的二氧化碳含量、感官要求);
GB 14880-201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》(功能饮料中营养强化剂限量);
GB/T 29602-2013《固体饮料》(固体饮料的水分、溶解性、微生物指标)。
检测项目
成分分析:检测糖类(蔗糖、果葡糖浆、麦芽糖浆等含量)、蛋白质(植物蛋白饮料中大豆蛋白、坚果蛋白含量)、维生素(功能饮料中维生素 C、B 族维生素含量)、矿物质(运动饮料中钠、钾等电解质含量)、原果汁 / 原茶汁含量(果蔬汁饮料、茶饮料核心指标);
理化指标检测:包括 pH 值(影响口感与稳定性)、可溶性固形物(反映糖分或营养物质浓度)、二氧化碳含量(碳酸饮料关键指标)、水分(固体饮料水分控制,防止结块)、酸度(果蔬汁饮料酸度与风味平衡);
安全检测:如食品添加剂(防腐剂苯甲酸钠、山梨酸钾,甜味剂阿斯巴甜、三氯蔗糖,色素柠檬黄、日落黄等含量)、重金属(铅、镉、汞、砷等污染物)、微生物(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、霉菌酵母菌,致病菌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)、污染物(亚硝酸盐、农药残留,果蔬汁饮料需重点检测)。
检测方法
成分分析:糖类用 GB 5009.8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、麦芽糖、乳糖的测定》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;蛋白质用 GB 5009.5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》凯氏定氮法;维生素 C 用 GB 5009.86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》分光光度法;
理化指标:可溶性固形物用 GB/T 12143-2008《饮料通用分析方法》折光仪法;二氧化碳含量用 GB/T 10792-2021 中气体容积法;
安全检测:食品添加剂用 GB 5009.33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》(亚硝酸盐)、GB 5009.28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、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》(防腐剂);重金属用 GB 5009.12-2017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;微生物用 GB 4789 系列标准培养法。
百检在饮料配方分析检测中,可覆盖各类饮品检测需求,检测费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能根据不同饮料品类的标准要求,提供精准检测服务,帮助企业优化配方口感、控制添加剂与污染物含量,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