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医药中间体作为原料药合成的关键原料,其质量直接影响药品安全性与有效性。严格的检测体系是确保医药产业链合规的重要环节。
一、检测范围与国际标准
检测对象包括:
含氮中间体(如吡啶衍生物、哌嗪类化合物)
杂环化合物(如吲哚、喹啉中间体)
手性中间体(如手性醇、手性酸)
核心标准:
ICH Q7《原料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规定杂质控制要求
GB/T 23661-2009《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》规范水分检测
USP <467>《残留溶剂指南》指导溶剂残留限量控制
二、关键检测项目与技术方法
杂质谱分析:采用 LC-MS/MS(液相色谱 - 串联质谱)定性定量痕量杂质,检测限可达 ppb 级。例如,对沙坦类中间体检测时,可精准识别基因毒性杂质 N - 亚硝胺,确保符合 ICH M7 指南要求。
溶剂残留检测:顶空 - 气相色谱法(HS-GC-FID)测定甲醇、二氯甲烷等溶剂残留,严格遵循 USP <467> 三类溶剂限量标准,如一类溶剂苯残留需≤2ppm。
手性纯度检测: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(Chiral-HPLC)分离对映异构体,通过旋光仪验证光学纯度,保障手性药物中间体的构型一致性。
元素杂质检测:ICP-MS(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)测定铅、镉等重金属,检测限达 ppt 级,满足 ICH Q3D 对催化剂残留的控制要求。
三、百检检测优势与合规保障
百检合作实验室均通过 CNAS/CMA 认证,且具备医药中间体检测资质:
杂质谱分析覆盖 98% 以上常见中间体结构,费用较医药企业自建实验室低 30%
溶剂残留检测周期压缩至 3 个工作日,数据可直接用于药品注册申报
严格遵循 ICH、USP 等国际标准,提供中英文双版检测报告
四、行业应用与风险案例
某 API 生产企业因中间体杂质控制不严导致原料药亚硝胺超标,被 FDA 列入警示名单;通过百检 LC-MS/MS 全杂质谱筛查,可提前识别潜在基因毒性杂质。检测数据不仅是质量证明,更是药品注册合规的核心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