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无人机作为高度集成的智能设备,安全性检测需覆盖硬件与软件的全生命周期。检测范围包括机身结构完整性、动力系统稳定性、飞行控制算法可靠性等核心领域。以电池检测为例,需通过容量衰减测试(实际容量≥标称值 80%)、过充保护验证及鼓包漏液排查,确保动力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。
检测标准与项目
国内检测主要依据 GB/T 38904-2020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》,要求无人机在碰撞测试中结构变形不超过临界值,电池舱需通过 1000℃火焰灼烧 30 秒的防火测试。国际标准如 FAA Part 107 则强调飞行控制系统的冗余设计,要求自动返航精度控制在 ±2 米范围内。
检测方法与技术
检测流程采用 “目视检查 + 仪器测试 + 模拟飞行” 三级体系:
百检平台的技术优势
百检与具备 CNAS/CMA 资质的合作实验室共建无人机检测网络,可提供从电池安全到电磁兼容的全项目服务。依托分布式检测资源,检测周期较行业平均缩短 30%,费用降低 20%-40%。例如,针对农业无人机的负载喷洒系统,实验室可模拟 50 米高度的喷洒均匀性测试,确保农药覆盖偏差≤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