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主流适航认证体系解析
不同市场的核心要求:
中国 CAAC:
重量>4kg 需进行型号认证(TC),包含飞行性能测试(续航误差≤5%)、故障响应(单电机失效时可控飞行≥3 分钟);
运营人需提交空域融合方案(UTMISS 接入能力)。
欧盟 EASA:
开放类(A1/A3)无人机需通过 EMC 测试(EN 301489)、电池安全(UN 38.3);
特定类(A2)额外要求远程 ID(传输延迟≤200ms)、UTM 通信能力。
美国 FAA:
Part 107 认证:需通过无线辐射测试(FCC Part 15)、视距外飞行(BVLOS)需额外申请,要求感知与避让系统(DAA)探测距离≥5km。
二、认证检测核心项目
飞行性能:
最大爬升率(≥5m/s)、悬停精度(GPS 模式≤1.5 米,视觉模式≤0.5 米);
抗风能力(≥6 级风时飞行轨迹偏差≤5 米)。
安全功能:
失控返航响应时间(≤2s)、低电量报警阈值(剩余电量 30% 时触发);
螺旋桨防护(接触防护等级 IPXXB,指尖无法触及旋转部件)。
数据链路:
通信中断恢复时间(≤5s)、遥测数据完整性(误码率≤10⁻⁶)。
三、百检平台的认证支持方案
百检与国际认证机构合作,提供全流程服务:
预认证测试:在实验室完成 90% 的合规性验证,某无人机厂商通过预测试提前发现 RTK 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,整改后一次性通过 CAAC 审定;
多标准适配:同步满足 CE/FCC/CAAC 认证要求,避免重复测试,认证周期缩短 40%,成本降低 30%;
技术文档编制:协助准备安全性评估报告(SSA)、风险分析(FMEA)等文件,通过率提升至 95%。
四、认证流程关键节点
确定无人机分类(微型 / 轻型 / 小型)与适用标准;
完成实验室检测(30-45 天),获取 CNAS/CMA 检测报告;
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(CAAC 约 60 天,EASA 约 90 天);
通过目击测试(如实地飞行验证、应急程序演示)。
五、出口企业注意事项
欧盟市场需在产品铭牌标注 CE 标志与合规代码(DoC);
美国 FAA 要求无人机注册码喷涂(字体高度≥2cm);
不同国家频段限制需提前确认(如日本禁止使用 915MHz 频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