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焊接件失效常表现为焊缝开裂、熔合不良、气孔超标,检测对象包括钢结构焊接件(桥梁、压力容器)、铝合金焊接件(汽车车身)、不锈钢焊接件(管道、器械)等,涉及熔焊、压焊、钎焊等工艺类型。
检测标准规范
执行 GB/T 3323《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》、GB/T 2651《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》,国际标准采用 AWS D1.1《钢结构焊接规范》、ISO 17639《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》。例如 AWS D1.2 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焊接工艺评定方法。
关键检测项目
外观与尺寸检测:通过目视及放大镜(5-10 倍)检查焊缝表面裂纹、咬边(深度≤0.5mm)、焊瘤等缺陷,使用焊缝规测量焊缝宽度、余高(0-3mm)等几何尺寸。
内部缺陷检测:X 射线探伤(灵敏度≥2% 母材厚度)检测焊缝内部气孔、夹渣、未熔合等缺陷,超声波探伤(盲区≤5mm)适用于厚板焊接件的深层缺陷排查。
力学性能测试:制备焊接接头拉伸试样,测定抗拉强度(不低于母材标准值)、屈服强度;弯曲试验(弯曲角度 180°)检测焊缝塑性,观察受拉面上的裂纹产生情况。
失效分析流程
金相检验是关键技术:截取焊缝横截面,经磨抛腐蚀后,通过光学显微镜(200-500 倍)观察焊缝区、熔合线及热影响区的晶粒形态,分析魏氏组织、硬化马氏体等异常组织;扫描电镜(SEM)结合能谱仪(EDS)对裂纹源区进行成分分析,判断是否因合金元素偏析或夹杂物聚集导致失效。
百检合作实验室具备 GE Phoenix 微焦点 X 射线检测仪、蔡司倒置金相显微镜、三思纵横万能试验机等设备,针对压力容器焊缝裂纹、汽车铝合金焊接件断裂等问题,提供从缺陷定位到焊接工艺优化的技术支持,保障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