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电池失效形式包括容量骤降、内部短路、热失控起火,检测对象覆盖锂离子电池(消费电子、动力电池)、铅酸电池(启动电池、储能电池)、镍氢电池等,涉及单体电池及电池组(BMS 系统)。
检测标准体系
国内执行 GB/T 31241《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》、GB/T 28046.3《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防护等级》,国际遵循 IEC 62619《工业应用二次锂电池安全要求》、UN 38.3《危险品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》。
核心检测项目
电性能测试:使用电池充放电测试仪(精度 0.1%)进行循环寿命试验(≥500 次 @80% DOD),检测容量保持率(≥80%)、内阻增长率(≤30%);直流内阻测试仪(分辨率 0.1mΩ)测量极片接触电阻,排查虚焊导致的接触不良。
安全性能试验:过充 / 过放试验(1.5C 充电至 4.8V)检测保护电路响应时间(≤100ms),温升试验(环境温度 25℃)监测电池组在 1C 放电时的最高温度(≤60℃),滥用测试(针刺、挤压)验证电池抗外部破坏能力。
失效机理分析:拆解失效电池,观察电极片析锂(金属锂沉积)、隔膜穿孔、电解液变色等现象;X 射线衍射(XRD)分析正极材料晶型变化(如 LiCoO2 层状结构坍塌),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检测电解液分解产物。
检测技术应用
红外热成像仪(精度 ±2℃)实时监测电池组热分布,定位异常发热模组;差分电压分析(DVA)技术识别电芯内部微短路,结合电化学阻抗谱(EIS)分析界面阻抗变化。百检合作实验室配备新威电池测试系统、高低温防爆试验箱、电池拆解净化间,针对电动车电池续航骤降、3C 产品电池鼓包等问题,提供从性能检测到失效根因分析的全链条服务。